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最让他感到可怕的是其中一骑只是插旗为号,其余的人居然没有一丝停顿便拔马而冲。

他左边眼睛上的断眉一拧,手中槊戟一指,四千虎骑营手持铁棒直应而上。

就算是燕阳铁骑又如何!

城楼上的众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兵力的悬殊在城楼之上一目了然,比起四千虎骑营掀起的滔天雪浪五百燕阳铁骑则就要逊色的多。

马瑾仅靠两条腿就牢牢的缠在上下颠簸的马背上,一手挽弓一手搭箭,其余铁骑也是如此。看着手中挥舞着倒钩铁棒冲杀而来的虎骑营马瑾便知赢定了。

看到不过几十丈距离燕阳铁骑还敢开弓,城楼上的云向鸢不解,这段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在骑兵看来不过数十息而已,能开得了几弓?

对阵的霸王也是如此作想。

他们不知道,在北原之上燕阳铁骑和匈奴游骑对拼厮杀,均是百丈之内跨马对射,十丈之内拔枪舞刀。而面对骑术远逊于匈奴乃至不敢在疾驰马背上脱手的虎骑营,燕阳铁骑的优势何其之大!

既是对冲,连瞄准的功夫都省下,云向鸢一箭脱弦顺手往身后箭囊又出一箭。箭簇不绝。霸王戟法滴水不漏,连续阻隔了数十根箭矢,可他们两边其余虎骑营骑士就没他这份无双武艺,勉强能抵御轻弓软弩的甲胄在面对开弦两石力的铁胎弓时就像铜镜一般脆生的厉害!

有四簇矢锋的赤羽箭矢每命中一名虎骑营骑士,中箭者都会被强大的力度给推下马去,在雪地上拖出一条长长的带血痕迹。

铁塔汉子随骑卒一同奔跑,听到两边弟兄中箭的闷哼声和惨叫声卯足了劲头,以他天生的龙虎之力就算是积攒够了冲锋力度的战马也禁不住他全力一撞。

人数远多胜之的虎骑营两边骑卒开始斜向包围,如同一个大口袋将一股脑猛冲的燕阳铁骑吃进袋口中。

只要将这伙官军骑卒围成一团,没有了冲锋力度的重骑兵还不跟光有盾牌没有锐器的卒子一样?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师承隐士高人的霸王之所以惊而不慌,正是因为早就知道了这伙官军重骑的七寸要害。到时候顾此失彼被围成一团的数百铁骑,还不得被四千虎骑营围住慢慢的啃食干净?

一箭、两箭、三箭……

数十丈距离,被数千战马活生生踏出一条见土的泥泞雪地上躺倒了不下百具尸体。而燕阳铁骑仍是不间断的开弓拔箭!

就如燕阳铁骑手上勾至满月的开弦之弓,同样保持冲锋姿态的虎骑营到了这一步没有任何退路。

霸王见到迎面而来的箭矢越来越少,看到朝他而来的赤色铁骑,手中槊戟举起,而马瑾也同时将手中铁胎弓环在身上,将搁架上的虎枪举起,侧在马旁,五百骑动作一致,红缨虎枪半抬在身侧,五百燕阳铁骑躬身在马背上,在和虎骑营碰撞前的一丈距离时,五百杆用黑铁打造的燕阳虎枪齐出,红缨如林,洒下大片血色花瓣。

不过一个照面,燕阳铁骑面前的数百虎骑营骑士伤亡过半!

霸王和方石错身而过,见到一排雪亮银枪刺出,即便在刀口上游走视为家常便饭的霸王也是片刻心悸。

他这时才不再去怀疑这燕阳铁骑的来路蹊跷,这等以虎枪睥睨天下的雄姿除了燕阳府外再无他人!

两边的虎骑营没等包夹住,正面便已是一排燕阳铁骑支着虎枪从雪雾之中架着尸体冲了出来!

霸王自认为的天罗地网,就这样轻轻松松被燕阳铁骑戳出个填补不了的大窟窿。

霸王驱马返身,重骑的两大致命短处一是疲软,驮负几百斤重量之后在优良的马驹也经不住几次冲杀,其二便是冲阵之后想要折马需要在战场之上画出一个巨大弧度。

只是他不知道,燕阳铁骑在沙场之上从来不靠周旋方位来减缓冲锋势头。

否则穿插杀出敌阵的燕阳铁骑枪头上,也就不会挂着这么多尸首。

喜欢书生万户侯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书生万户侯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三国:开局曹操要借我脑袋铁马江山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大秦:父皇,你在教我做事?签到六十年:我成了大周武帝大秦:开局成嬴政私生子热血三国之水龙吟三国之吕家霸业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庆余年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三国之锻造天下让法兰西再次伟大大明征服者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宋亡国奴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龙牙我比崇祯大一岁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梦回大明春明左我家后院是唐朝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边戎潜锋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