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此人名叫李实,是一位比老魏资格还要老得多的大太监。他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就进了宫,比老魏还早了11年。

李实是泰昌帝当太子时的伴读,根儿正、苗儿红。泰昌帝一登基,他就升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同时兼掌御马监,炽手可热,丝毫不在王安之下。

但是他为人粗鄙,不识字,因此泰昌帝一死,他就被调到了江南任苏州织造。这也是个大肥缺,不算委屈了他。

李实的名声还过得去,而且他虽然不识字,但是到了江南后却转了性,也喜欢附庸风雅,对那些有名的文人士子非常钦佩,黄尊素就是其中的一个。

黄尊素,字真长,号白安,浙江绍兴府余姚人,是历史上清初著名的大儒黄宗羲的父亲。

他天启二年时任御史,当初杨涟上疏弹劾老魏的二十四大罪后,他也曾上疏弹劾魏九千岁。“天下有政归近悻,大权旁移,而世界清明中乎?天下有中外汹汹,无不欲食其肉,而可置之左右乎?”,言辞尖锐异常。

除此之外,论万燝廷杖卒、汪文言大狱时他都屡次与阉党作对,所以最终被曹钦程弹劾,革职回了老家。

回到家乡后,黄尊素没事就常到湖上去玩。李实仰慕其名前去拜访,可是黄尊素却不肯见。李实心知对方是瞧不起自己,也就作罢。可此事传来传去,竟变成了黄尊素与李实经常在湖上来往。

前朝时大太监刘瑾专权,廷臣刘一清为了除掉刘瑾,就联络了皇帝非常信任的另一个太监张永,一举做掉了刘瑾。传闻就以此事为例展开了想象,说是黄尊素就想效仿前朝的故事,借李实之手来除掉老魏。

这股风很快就吹到了老魏的耳朵里,他闻知大怒,立刻派了心腹火速赶往江南去暗中查明此事。

此时恰巧李实的司房正在京城办事,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他来不及向主子汇报、请示,急忙跑到了崔呈秀那里去求助,并送上了大笔的礼金。

崔呈秀一听之下大喜过望,心想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自己正苦思导火索呢,现在人就已经自动送上门来!

于是他痛快地答应了那司房的请求,给他出了个主意,那就是以李实李公公的名义写一道奏疏,弹劾黄尊素和其他几个人一本,如此一来不就洗去了魏公的疑心?魏公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大大地高兴。

那司房大喜,当下就求崔呈秀代写这个奏疏。崔呈秀送佛送到西,于是也不推辞,大笔一挥而就。

除了黄尊素外,他写的奏疏上还同时弹劾了六个人,分别是周宗建、缪昌期、周起元、周顺昌、高攀龙、李应升!

那司房进京来公干,身上正好带着盖了李实大印的空白奏本。他当即拿出一份,按照崔呈秀所写的稿子抄好,顺便就呈进了宫里。

小皇帝这段时间因为王锐的伤势始终不明,心情极差,天天只忘我在木匠活里,隐隐有故态萌发的趋势。

因此他见了这份奏折,又加上老魏等人在一旁的撩拨,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刻命将这七人拿来京师问罪。

老魏等人大喜,里拟了一份诏书,由锦衣卫锁拿七人进京,李实可安心供职。

诏书一下,已经蔫了很久的锦衣卫顿时又来了威风,当下派出大批缇骑直下江南,锁拿周宗建、黄尊素等七名要犯。

历史的车轮在这里调皮地拐了个弯,竟然又驶回了天启六年的轨道,似乎要重演历史上“丙寅诏狱”或称“七君子之狱”的那一幕。

这开局的确是很像,但结局究竟会如何?

呵呵,很久没有爆发了,大家鼓励鼓励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混在明朝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混在明朝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回到三国做刘禅给六界大佬送娇妻大唐:别装了,你就是皇帝!大唐:从种土豆开始亮剑之重霄王承柱铁马江山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最强皇帝:开局三张刮刮卡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大唐之最强败家子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大唐:开局唐太宗向我求助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唐之最强酒楼我比崇祯大一岁大唐最强赘婿混在三国当军阀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潜锋桂军大唐无敌赘婿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