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少年书屋 >  大魏宫廷 >   第1031章 决定

因此,在理清思绪后,赵弘润决定暗中支持韩王然。

原因有三:

其一,予人恩惠,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

在眼下的韩国,康公韩虎未见得没有与釐侯韩武一战之力,因此,就算赵弘润想要资助康公韩虎,康公韩虎也见得会搭理,因为康公韩虎并不迫切。

但韩王然就不同,他此刻的地位岌岌可危,虽心中知道暴鸢、李睦、马奢三人支持他,却不敢与其联络,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什么势力班底可言。

因此,若能得到魏国的支持,哪怕他也清楚日后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作为回报,亦甘之如饴——今日若不能保,何况日后?

其二,维持王权正统。

中原各国虽说彼此征战连连,但在一件事上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维护正统。

当初,楚国的芈屈氏反叛,为何楚王熊胥毫不担心魏国会协助屈氏?为何魏国后来果真是拒绝了芈屈氏的求援?

原因就在于,芈熊氏乃楚国王室正统——若魏国资助了楚国的叛逆去推翻楚国的王室,那么日后会不会有人用同样的招数来对付魏国?

因此,姬赵氏作为魏国的王室正统,是绝对不会支持芈屈氏的:这个先例,是绝不能开的!

而在韩国,康公韩虎与庄公韩庚虽是韩王室的子孙,但并非嫡系,若赵弘润支持这两人从韩王然与釐侯韩武这两位韩王室嫡系手中夺得了韩王位子,此事万一传扬出去,这对赵弘润非常不利。

最糟糕的结果,莫过于魏国国内的赵氏旁支,亦因此对魏国王权心生垂涎。

其三,回报的差异。

釐侯韩武、康公韩虎、庄公韩庚三人皆为『臣』,而韩王然则是『君』,倘若赵弘润支持『臣夺君位』,这件事是无法公开的,也就是说,赵弘润无法挟恩于釐侯韩武等人,因为这不被世俗所容;但倘若赵弘润支持『君除逆臣』,这件事魏国是可以布告天下的。

魏国助韩国稳定了国内局势,维持了王室正统,这是有资格让韩国上下都感激魏国大义之举的善事,有利于维护魏国的正面形象。

更关键的是,倘若韩王然顺利夺回了王位,那么至少在他这一代,韩国是绝对不敢公然、主动进犯魏国的,否则,韩王然就要背锅,背上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小人污名,传于后世。

次日,赵弘润再次邀见韩王然。

在见到韩王然时,赵弘润笑着说道:“昨日承蒙韩王陛下传授《禽经》,本王无以为报,昨夜已亲笔写下一封书信,派人送到敝国繇诸君赵胜大人府上,向赵胜大人索求鹦鹆一只,转赠予韩王陛下。”

听闻此言,纵使是韩王然这等有城府的君王,亦激动地无以复加,让在旁看到这一幕的荡阴侯韩阳与严誉、审蜚二人或暗自鄙夷,或微微摇头:不就是一只鸟嘛,用得着这么激动?

不过考虑到韩王然历来就是“鸟痴”,荡阴侯韩阳与严誉、审蜚二人倒也见怪不怪。

可他们哪里能明白韩王然此刻心中的激动。

因为,眼前那位魏公子润送给他的并不单单只是一只鹦鹆,那是一只在昨日他俩的对话中,需要捻舌取骨,取出咽喉内或一块、或两块、或三块硬骨,然后才能口吐人言的鹦鹆。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赵弘润与韩王然已不动声色地达成了协议,但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赵弘润帮不上韩王然什么,而韩王然也无法给予魏国什么利益。

比如在后面的议和之事上,韩王然纯粹就是看客,在和议之事上根本没有话语权与决定权。

但可以预见,赵弘润与韩王然这两位今日达成的默契,将会使魏国与韩国日后的格局发生巨大的改变。

喜欢大魏宫廷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大魏宫廷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给六界大佬送娇妻大唐:别装了,你就是皇帝!铁马江山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唐:从种土豆开始回到三国做刘禅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最强皇帝:开局三张刮刮卡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我有最强抗战系统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大唐之最强败家子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大唐:开局唐太宗向我求助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唐之最强酒楼我比崇祯大一岁混在三国当军阀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潜锋桂军秀才无双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